导入数据...
专业书推荐——《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档案学评析》简介与目录
[四川师范大学档案馆]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2年9月19日
  查看:3448
  来源:

 

 

书 名:化腐朽为神奇 中国档案学评析

作 者:胡鸿杰

出版日期:20105

定 价:35.00

 

 

作者简介:

  胡鸿杰,男,1958年生,国家二级运动员。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20026月获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供职于国家档案局教育处,1986年至1996年于中国档案出版社先后担任总编室主任、综合编辑室主任和《办公室业务》杂志主编。1996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现任《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管理思想史》、《现代管理导论》、《行政学》、《办公室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课程。此外,还兼任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员、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中国高教秘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文史类委员会委员。

  

内容提要:

  作者在继承档案学前辈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探寻中国档案学的逻辑起点、研究中国档案学的形成因素、分析中国档案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率先提出了认识中国档案学学科价值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这些极具探索性的研究,不仅对于系统认识中国档案学的基本状况具有经典意义,而且对于分析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

  

目录:

  导论 探寻中国档案学的逻辑起点

  第一编 中国档案学形成 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一章 档案学的产生背景

  第二章 档案学的理论条件

  第三章 档案学的职业基础

  第四章 档案学的学者构成

  第二编 中国档案学的结构体能

  第五章 档案学的“基干体”——档案管理学

  第六章 档案学的“衍生群”()——档案文献编纂学

  第七章 档案学的“衍生群”()——档案保护技术学与中国档案史

  第八章 档案学的“衍生群”()——电子文件管理与“濒危学科”

  第九章 档案学的“终极者”——档案学概论

  第三编 中国档案学的价值

  第十章 中国档案学的评价机制

  第十一章中国档案学的科学贡献

  第十二章中国档案学的学术尊严

  

前言/序言:

  自从1978年进入档案学的研究领域以来,思考“中国档案学究竟为我、我们乃至社会产生哪些影响?”以及“我、我们将为档案学带来了什么?”,就一直成为我挥之不去的情结。我用一篇博士论文的篇幅及其相关的后续文章,试图“探寻中国档案学的逻辑起点,研究中国档案学形成的基本因素,分析中国档案学的结构功能,判明中国档案学的理论价值”。

  如果从上世纪30年代,程长源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和《行政效率》杂志中论及档案管理的系统文章算起,我国的档案学研究已经有了七十多年的历史。在档案学形成、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产生了为数众多、风格各异的著述,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学术群落。面对这样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分量的学科,简单地肯定和否定显然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我国许多的传统理论都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面临着危机。具体到中国档案学而言,这种“危机”有时不单单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版的生存问题。不能否认的是,中国档案学目前正面临着来自学界和实践领域的双重压力。从学科划分方面看,中国档案学经历了从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到管理学“三位一体”学科的过渡,长期游离在各大学科体系的边缘,苦恼于名称和归属的种种尴尬。从实际应用方面看,中国档案学从最初的工作方法阐释到教育模式的确立,从政府解决“行政效率”的措施到“西学东渐”的传播媒体,已经渐渐地与“管理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距离。

  从客观上看,能否克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学自身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对于包括档案学在内的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它不仅要解决“是什么”和“有什么”的问题,即该学科的逻辑起点、理论结构和社会功能,还要解决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即该学科的产生、发展的基本因素和基本规律,特别应当阐释该门学科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对社会的基本贡献。从主观上看,能否突破学科发展中的“瓶颈”、“化腐朽为神奇”,只能取决于研究者对“中国档案学在科学领域中的基本位置和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的清醒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使中国档案学合理地融入管理类科学的途径和实施方法”,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改变目前中国档案学研究中存在的盲从状态,实现学科的自觉。

  我始终坚信,中国档案学作为一种“科学的存在”,一种形成、发展了数十年的理论体系,它势必存在一些能够影响和作用社会的方式。虽然人们不能期望中国档案学像哲学那样发人深省,更不能期望中国档案学像市场营销学那样在短期内给人带来巨大的财富,但是,人们却有理由相信中国档案学所带来的理念与模式能够证明它的价值和尊严。

  本书所涉及的是中国档案学的基础理论——“学论研究领域”。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该学术领域尚无同类作品出版。如果将中国档案学“学论研究领域”定义得宽泛一些,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的创始人吴宝康教授所著的《档案学的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和中山大学陈永生教授所著的《档案学论衡》(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则可以算做此类出版物。

  吴宝康教授所著的《档案学的理论与历史初探》的学术价值在于开创了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先河,改变了中国档案学研究领域以教材为主的基本格局。同时,《档案学的理论与历史初探》作为正式出版的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专著,不但激发了业内人士研究基础理论的热情,也使学术界认识到档案学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

  陈永生教授所著的《档案学论衡》是我国档案学领域“新生代”的代表作。其学术价值在于较早地阐述了档案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学科属性与体系、科学精神、研究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等等,有一定的学术启蒙作用。

  我的导师王传宇教授曾经说过,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我国档案学的基本状况为研究对象,本着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和论述了中国档案学的形成、发展和前景。书中所采用的从逻辑起点、形成因素、基本结构和学科价值等方面评价学科的理论模型,不仅对于系统认识中国档案学的基本状况具有经典意义,而且对于分析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

  我牢记导师的教诲,将其视为鞭策和鼓励。同时我也希望,几代档案学人的不懈努力能够“化腐朽为神奇”!